夏季本該是白酒消費的淡季,但2017年的夏天,市場卻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白酒集體漲價風(fēng)。這究竟是酒廠控量保價之舉,還是供需矛盾所致?
進入2017年,股民們眼看著貴州茅臺的股價已經(jīng)從年初的334元站上450元的歷史高位,不到五個月時間漲幅高達35%。在市場上,消費者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茅臺酒的價格上漲,以及供不應(yīng)求。
夏季本該是白酒消費的淡季,但2017年的夏天,市場卻意外迎來了以茅臺為首的白酒集體漲價風(fēng),茅臺好不容易以“劃紅線方式”把出廠價、批發(fā)價、零售價摁下來,市場又傳來五糧液批發(fā)價上漲的消息。這究竟是酒廠控量保價之舉,還是供需矛盾所致?
2012年開始,中高端白酒市場受“三公消費”“禁酒令”影響而結(jié)束“黃金十年”,此后卻借由“消費升級”再次進入上升通道,更多人相信,漲勢還將繼續(xù)。
消費升級是主因
市場上對于白酒的漲價原因,有著不同的解釋。近年來隨著白酒的人力成本、生產(chǎn)費用、運輸費用、營銷費用等的上漲,成本上升,白酒價格必然上漲。
以主要白酒上市公司財報來看,白酒的毛利率多在50%以上,原材料上漲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營銷成本的上漲,比如廣告費和營銷渠道費用。
消費升級是這一輪白酒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。一旦進入消費升級通道,加上中國人口基數(shù)大,每年幾十萬千升的高端白酒很快就喝完了,高端白酒還是一種快消品,人們在反復(fù)消費。
現(xiàn)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,愿意喝好酒,而且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確實上來了。
對消費的升級,過去有很多酒是“勾兌酒”,但是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白酒企業(yè)都在強調(diào)“純糧釀造”,而“純糧釀造”對工藝原材料的要求比較高,生產(chǎn)周期較長,所以造成了部分品牌酒價不同程度地提升。
私人消費之所以能替代公務(wù)消費托起白酒市場,得益于中國獨特的白酒文化——它其實是一種“面子消費”。針對這種消費心理,白酒一直比其他酒類更注重包裝。
而且,很多知名品牌酒價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,是酒廠為了維護其品牌價值,“知名品牌一般不太可能主動降價,因為降價傳遞出來的信號可能會是品牌質(zhì)量下降”。
“大品牌的酒在漲,小品牌的酒漲不了多少?!币晃环诰其N售商對南方周末記者稱,這次主要是瀘州白酒及原酒的價格上漲比較明顯,高檔白酒價格上漲中存在一定市場炒作。